上周末,被電商平臺創(chuàng)造了14年的購物狂歡節(jié)——“雙11”收官,不論是天貓還是其他平臺都沒有公布本次的銷售額,只是公布交易規(guī)模與去年持平或者創(chuàng)紀錄,還有一些單品類、品牌的成績,甚至一些消費品牌的喜報也越發(fā)低調,僅出現(xiàn)在創(chuàng)始人和PR的朋友圈里……人民網評還針對“波司登淘寶旗艦店被曝先提價再打折”提出批評。
2009年到2022年,經歷了14年的“雙11”,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資料圖片)
銷售額增速降低
14年來首次未公布數(shù)據(jù)
縱觀“雙11”的14年,以天貓“雙11”銷售額和同比增速數(shù)據(jù)為例,2009年銷售額為0.5億元;2010年銷售額為9.36億元,同比增長 1772%;2011年銷售額為33.6億元,同比增長258.97%;2012年銷售額為191億元,同比增長468.45%;2013年銷售額為352億元,同比增長 84.29%;2014年銷售額為571億元,同比增長62.22%;2015年銷售額為912億元,同比增長59.72%;2016年銷售額為1207億元,同比增長32.35%;2017年銷售額為1682.69億,同比增長39.41%;2018年銷售額為2135億元,同比增長26.88%;2019年銷售額為2684億元,同比增長25.71%;2020年銷售額為4982億元,同比增長85.62%;2021年銷售額為5403億元,同比增長8.45%。
今年,天貓沒有再公布銷售額和同比增長的具體數(shù)據(jù),這也是14年來首次未公開數(shù)據(jù)。
快遞量首現(xiàn)降幅
配送速度及服務提升
不僅是“雙11”銷售額及增速降低,期間快遞包裹數(shù)量也有所降低。據(jù)國家郵政局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yè)共處理快遞包裹42.72億件,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件。而在去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yè)共處理快件47.76億件,雙11單日快遞包裹量峰值為6.96億件。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今年包裹量有所減少。
不過從各方披露快遞物流配送速度、服務水平均有所提升。菜鳥物流公布截至11日中午12點,天貓“雙11”提供的確定性的送貨上門包裹量已經超過了1.2億件。菜鳥日均的大件家裝收貨量、簽收量都同比增長超500%。蘇寧易購公布從10月24日到11月11日物流整體履約完成率96.7%,家裝發(fā)貨量實現(xiàn)同比提升181%。
“雙11”轉型
或由促銷場變品牌培育場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天貓等不再公布銷售額應該會是常態(tài),其實早在今年的618,一些平臺也不再開始關注銷售額,這也說明了以流量轉化為大促思路的營銷模式正在發(fā)生轉變。
品牌先降價再漲價也遭到網友不滿。人民網評針對“波司登淘寶旗艦店被曝先提價再打折”批評,波司登此番只便宜0.28元的套路行為,使消費者不僅沒有得到所謂的優(yōu)惠價,也讓企業(yè)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大打折扣。
至于“雙11”未來會不會消失,另一位專家則認為,“雙11”將不再是一個只懂打折、只沖銷量的購物節(jié),而是在不斷變化,可以是新品牌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場域,也可以是發(fā)展期品牌不斷推陳出新、完成業(yè)務轉型的節(jié)點,還可以是成熟品牌與消費者交朋友的重要陣地。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鄧麗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