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較往年,今夏撫順持續(xù)高溫悶熱難耐,但居住和工作在東洲區(qū)海新河兩岸的人們卻比往年開心舒暢了許多,因為困擾他們多年的“龍須溝”,經(jīng)過大力治理,如今脫胎換骨,容顏大改,變成了美麗的“景觀河”。
8月7日,記者在海新河治理二期現(xiàn)場看到,工作人員頂著酷暑進行邊坡防護。承擔河道治理的撫順富詣達公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海新河治理項目負責人鄒巖告訴記者,二期工程目前進展過半,清淤已經(jīng)結(jié)束,邊坡防護已完成兩公里。
海新河位于東洲區(qū),是典型的城市內(nèi)河。以往的海新河因流域內(nèi)人口和工廠不多,河水清澈,河岸草木茂盛,但隨著兩岸人口和工廠的增多,河道內(nèi)各類垃圾越來越多,河道變窄,水流變小,河水開始變得污濁,逐漸變黑發(fā)臭。
“以前騎車上班路過這里,不由自主就加速了,實在受不了河水發(fā)出的刺鼻味道?!痹趧倮菽桨逵邢薰旧习嗟南乃纪嬖V記者,他所在的車間就在海新河西岸,距離河邊不到40米。
王淑杰居住在海新河東岸的龍鳳街道海新社區(qū),今年60歲出頭的她在小區(qū)里開了一家小超市。她告訴記者,小時候,海新河河水清澈,綠草青青,進入夏天,就會看到野鴨子、白鷺和青蛙,她還常常和小伙伴到河里摸魚。后來,生活垃圾、污水都往河里倒,河道漸漸變臟了,水變臭了。大伙兒都盼著政府早點治理。
了解到兩岸居民的訴求后,2021年,東洲區(qū)在財政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毅然投入2.27億元建設海新河流域污水管網(wǎng),當年開工,當年建成,流域內(nèi)所有污水通過管網(wǎng)流入海新河污水處理廠,凈化處理,達標后再排入海新河。治污同時,東洲區(qū)又籌措資金治理河道。
據(jù)鄒巖介紹,治理工程共三期,一期工程已在年初完工,通過清理河道淤泥、拓寬河道、加寬加固河堤、邊坡防護綠化等綜合治理,目前海新河水已由治理前的劣五類水質(zhì)變成地表四類水質(zhì)。治理后的河水清澈見底,兩岸寬闊的河堤護坡上綠草茵茵。
“治理后,海新河變美了,不僅空氣清新,魚兒增多,而且多年不見的野鴨又飛來了。早晚來溜達的、健身的、拍照的人也越來越多,都成景觀河了!”王淑杰說。
(遼寧日報 記者 姜義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