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邱菊)日前,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遼寧政法機關加強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建設有關情況。記者了解到,遼寧今年將開展電子公證書便民查閱試點工作。
據(jù)介紹,今年,省司法廳將開展司法鑒定秩序專項整治,嚴格界定司法鑒定機構組織性質、審查司法鑒定機構資格;開展為民營企業(yè)“法治體檢”專項活動,11月底前,組織全省3000名律師為300家民營企業(yè)開展一次免費“法治體檢”,幫助民營企業(yè)完善治理結構,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化解矛盾糾紛,為民營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的法律服務和堅實的法治保障;開展電子公證書便民查閱試點工作,在每個市選擇一家基礎條件較好的公證處,探索開展電子公證書和“區(qū)塊鏈+公證”試點工作,在“12348遼寧法網(wǎng)”開通電子公證書在線核驗入口,供人民群眾和相關部門線上驗證公證書真?zhèn)?,方便人民群眾使用、查閱電子公證書。
此外,遼寧還將依托全省1.6萬個“村(居)民評理說事點”和3.25萬名評理說事人員,通過推廣使用“慧評理”服務平臺、評理說事員每天入駐說事點、每周到村(居)民組走訪、每半月召開一次評理說事會和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社情民意,收集問題線索,化解矛盾糾紛。2022年力爭實現(xiàn)收集信息線索10萬條,解答法律咨詢10萬次,開展宣傳教育6萬次,化解矛盾糾紛10萬件,將“村(居)民評理說事點”打造成基層社會治理的法治平臺、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實體平臺、延伸司法行政工作的服務平臺、匯聚社情民意的聯(lián)系平臺,讓老百姓話有地方說、苦有地方訴、理有地方講,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關鍵詞:
試點工作